如果将袁世凯家族与曹操家族做个类比,袁世凯就像是篡汉的曹操,而袁克定则与曹丕有些相似,作为长子,他承载了家族的权力与责任。相比之下,袁克文则更像是才高八斗的曹植,年轻时聪明、机智,却似乎总是受限于家庭的环境和父亲的高压。虽然袁克定的野心与实力有所差距股市100倍杠杆,但袁克文和曹植的性格与志向,确实有着几分相似之处。
袁克文于1890年出生在朝鲜汉城。当时,袁世凯是清朝驻朝鲜的“通商大臣”,在朝鲜拥有较大的影响力。袁世凯迎娶了朝鲜的贵族女子金氏作为三姨太,袁克文便是这位三姨太所生的儿子。袁世凯一生中有一妻九妾,生育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。作为他的二儿子,袁克文受到了一定的宠爱,尤其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袁世凯最宠爱的沈氏。沈氏没有亲生子女,因此对袁克文十分溺爱,几乎是百依百顺,这也为袁克文后来的放荡不羁性格埋下了伏笔。
展开剩余69%袁克文天生聪明,身材高大,容貌不凡。他自幼才智出众,读书过目不忘,然而他从来不愿将心思放在学业上。相反,他喜欢交结文人墨客,沉迷于昆曲、吟诗作画、收集古董等活动,完全是一位豪门子弟的模样。与父亲和兄长对权力的渴望不同,袁克文更看重的是文化和自我实现。他极力反对父兄称帝,甚至在一首备受好评的诗《感偶》中写道:“绝怜高处多风雨,莫到琼楼最上层。”这句话常被认为是批评当时追逐权力的行为。
然而,袁世凯和袁克定却没有理解这首诗的真正含义,袁克定甚至将诗句拿去告发父亲,称袁克文是在暗讽袁世凯的称帝之举。袁世凯对此十分愤怒,下令将袁克文软禁在北海,并禁止他与外界接触。这个情节与曹丕嫉妒曹植的故事颇为相似,曹丕为防止曹植的才华威胁自己的地位,最终决定采取手段将其打压。
1915年12月12日,袁世凯宣布将翌年定为“洪宪元年”,准备登基称帝。他为自己准备了登基大典,并为所有儿子都做了皇子服。试穿礼服的当天,除了袁克文拒绝穿上礼服,其余的“皇子”都喜笑颜开。实际上,袁克文已经意识到,这一举动意味着袁家即将走向没落。1916年6月6日,袁世凯在众人的非议中去世,袁家一度声势浩大,但很快家族事业开始分崩离析。
随着袁世凯的死,袁家迅速衰败。家族成员如同失去支柱,开始相继分割遗产,逐渐沦为无所作为的存在。袁克文在亲眼目睹这一切后,早已看透了人生的无常,便离开了北京前往上海,拜访了上海青帮的头目黄金荣,并带去了一份特殊的见面礼——袁世凯曾请英国商人专门铸造的大总统黄金纪念品。通过黄金荣的介绍,袁克文成功加入了青帮,并在上海、天津等地开设香堂,收徒弟。
进入青帮后,袁克文彻底放纵自己,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。他频繁出入风月场所,并娶了五个姨太太,名字听起来就不难想象她们的身份。他的挥霍无度,几乎每个月都花费大量金钱。在一次回忆中,张伯驹的女儿曾提到,袁克文在一次消费中就花费了60万大洋,真是“倾家荡产”。这一切让袁克文的“相父”徐世昌愤怒不已,他气得几乎要拿拐杖打断袁克文的腿。
然而,这样的放纵生活最终毁掉了袁克文的身体。1931年初,他不幸感染了猩红热,并在家中养病,直至3月22日,他由于旧疾复发去世,年仅42岁。袁克文一生风流倜傥,广交文人墨客、达官显贵,他的葬礼也因此成为了盛大场面。除了许多政界人物前来送别,还有4000多僧尼道士和上千青楼女子,大家统一打着白头绳,佩戴着袁克文的头像徽章,为这位风流公子送行。
袁克文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股市100倍杠杆,其中包括《辛丙秘苑》、以及《洹上私乘》和《圭塘倡和诗》等。他虽然一生放纵不羁,但其后代却有着卓越的贡献。比如他的三儿子袁家骝,成为了中国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,而他的儿媳吴健雄更是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学家,被誉为“中国的居里夫人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配资平台开户_配资股票平台app_线上配资平台app观点